年初还在领跑可穿戴设备市场的三星,仅用九个月就跌出了前五。根据咨询公司 IDC(International Data Corporation)昨天发布的数据,击败它的不仅是 Fitbit、苹果,就连步步高的小天才儿童表也在今年第三季度比三星多卖出 10 万部,出人意料地挤进全球市场前五。
2015 年第三季度可穿戴设备市场份额排行,来自:IDC
从 IDC 的数据来看,可穿戴设备似乎卖得还不错。今年第三季度,全球市场上,手表和手环加在一起共卖出了 2100 多万台,是去年同期的近 3 倍。
这样大幅增长的背后,Apple Watch 显然功不可没。虽然作为一款苹果旗下的产品它的销售数字还不尽如人意,但 IDC 估计,在今年第三季度的这三个月里,苹果一共卖了 390 万块表,占到全部市场增量的近三分之一,跟《好奇心日报》此前的估算差不多。当然,这其中大部分都是靠 Apple Watch 中最便宜的运动系列(Sport)产品线拉动的。
即便如此,Apple Watch 也没卖过 Fitbit。作为原先的市场第一,Fitbit 常被怀疑能否在巨头苹果的冲击下保持自己的地位。如今,Apple Watch 已经开卖两个季度,尽管 Fitbit 的市场占有率从接近 50% 逐渐滑落到了 22.2%,但它依然在“王座”上。
2015 年第三季度,Fitbit 的出货量还取得了比去年同期翻番的成绩。IDC 在报告中分析认为,除了新品 Charge 系列表现良好外,对企业用户的发掘也是 Fitbit 销量增长的原因。
该季度 Fitbit 启动了企业健康战略(Corporate Wellness Strategy),到今年九月已有超过 70 家《福布斯》500 强企业购买了 Fitbit 手环供员工使用。这为 Fitbit 贡献了约 10% 的营收。当然,苹果也有类似举动,前不久他们就把自家手表推销给了 IBM。
此外值得注意的是,Fitbit 领先苹果的幅度虽然微小——只有三四个百分点,但两个季度以来,这点差距始终没有明显缩小的迹象。
据此,IDC 也修正了通常预测的“以 Apple Watch 为代表的智能手表将冲击手环市场”的观点,转而认为可穿戴设备市场已经形成了明显的分层:均价在 400 美元(约合 2500 元人民币)的智能手表和 94 美元(约合 600 元人民币)均价的手环。
这正是 Apple Watch 没能把售价 150 美元左右的 Fitbit 拉下马的原因。
当前排名前五的品牌在过往的市场份额变化,图片来自:IDC
相较而言,三星就惨很多了。
尽管三星曾在 Apple Watch 开售前的 14 个月里接连发布了 6 台可穿戴设备,涵盖手表、手环各条产品线,试图以惯用的“机海战术”占领市场,但销量始终没能突破百万大关。
Apple Watch 上市之后,三星更是全线溃败。到今年第三季度,手表和手环加起来只卖出 60 万台,还不如步步高的小天才 Y01 儿童智能手表这一款产品卖得多。
当然,小天才能挤进前五,靠的还是中国市场的庞大体量。在这里,单是一个细分的儿童智能表市场,就足以支撑单价近 800 元人民币的小天才冲上 70 万一季度的销量。
同样来自中国的小米也得益于此,不过小米手环还有“低价”这个杀手锏。
自去年 7 月发布以来,仅售 79 块钱的小米手环一年就卖出了 1000 多万条。在 IDC 的统计中,2015 年第三季度,小米以 370 万的销量排在第三,和 Fitbit、苹果形成三足鼎立之势。
而 IDC 的报告同时指出,小米 97% 的手环都是在中国本土卖出的,海外拓展虽有进步但仍十分有限。
题图来自:维基百科
喜欢这篇文章?去 App 商店搜 好奇心日报 ,每天看点不一样的。